🔙 返回主页点此跳转
tips-如果你在微信打开,可长按收藏,或选择使用浮窗功能,方便查看。如果你觉得手册有用,也请尽可能传播转发给需要帮助和学习的朋友!希望大家平安。
📖 目录
🚨 遭遇暴雨洪涝如何逃生
→ 【点击查看详情】
❤️ 女生月经期间长时间泡在水里怎么办
→ 【点击查看详情】
📱 各类手机紧急求救方法
→ 【点击查看详情】
🍜 汛期要注意的饮食等卫生细节
→ 【点击查看详情】
🚑 受伤流血的急救小知识
→ 【点击查看详情】
🆘 溺水急救
→ 【点击查看详情】
📺 视频急救演示版本
→ 【点击查看详情】
⭕️ 洪水用塑料盆自救的正确方法
→ 【点击查看详情】
❗️❗️❗️
以下内容下拉滑动本页即可阅读
↓↓
⚠️ 突遇暴雨,如何紧急自救保平安
- 当你在极端场景,如何自救?(应对雷击、触电、溺水、山洪)
📖 暴雨天出行,应急指南
⚠️突遇暴雨,如何紧急自救保平安?
📢 当你在外活动,如何自救?
当视线可及区域出现较强流水,应立即判断是否已经形成洪涝灾害。在判断出现洪涝灾害的情况下,立即进行避险:
寻找稳固的高地
- 地势较高的广场、坚固的多层高层公共建筑的2楼以上区域(高于水面)。
- 避免在桥梁,尤其是河道上的桥梁上避险,因为河道形成洪涝可能会冲垮桥梁。
避免进入危险区域
- 避免登上河堤等防汛设施,超强洪水有可能冲垮堤防或者漫过堤防。
- 不要站在下坡道上,以及汽车后面,水冲下来,连车带水撞到,会很危险。
暴雨天气不要使用交通设施
- 不要开车到处跑,暴雨之下,地面情况完全被掩盖,无法准确判断积水情况,一旦滑入低地,十分危险。
- 尽快离开公共交通设施。暴雨之下,公共交通设施也存在危险,无论是公交车、地铁、出租车,乃至高铁等都可能中断,在地下停运的地铁、在低洼地带的公交车,都非常危险,离开交通工具,找到安全位置。
- 如果离开交通工具,最好保持集体行动。全车人一起撤离,最好彼此手拉手,确保无人掉队。
- 在暴雨下,积极寻找安全位置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打电话、发朋友圈、自拍、玩手机等,雨水可能会损坏手机、太早消耗掉存电,后果可能很严重。
- 找到高地,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再去使用电话和外界联系。
远离电力设施
- 避险过程中一定要远离电力设施,远离高压线、高压电塔、变电器,远离有供电危险标志的一切物品。
- 在无法确保身体和手干燥的情况下,不要碰触插座、开关等带电设备。
个人通讯
- 在户外遇险,要确保手机能支持到救援人员抵达、确保自己在得到安全后还有能力和亲友联系,因此节约用电!
- 在离开交通工具的时候,可以给亲友发个消息,无论微信还是朋友圈,标记自己的位置、车辆的位置、自己撤离的计划,然后和大家一起撤离。
- 到达安全位置后,再发一条信息,标记自己当前的位置和身边人员的情况,告知大家自己暂时安全,并为了节省电力会减少和外界联系。
- 如果周围水情已经导致自己无法离开,可以立刻向警方汇报自己所处位置、有多少人、周围水情、紧急通讯方式等,然后停止使用手机,等待救援。
- 如果周围环境支持你给手机充电,或者你手中有富余的充电宝等,可以立即充电,但是减少使用手机。
- 在可能的情况下,确认亲友的安全,并向亲友提供必要的指导,要求亲友节约用电。
- 当获得亲友达到安全位置后,约定每隔2-4小时或者更久通讯一次的低频度联系方案,以降低彼此的通讯消耗。
- 灾情之下,周边电力、信号都有可能中断,也有可能出现全民集中通讯导致信号拥堵,遇到这类情况不要慌乱,设法和公安部门取得联系,告知你的困难,等待政府救助。
🚙 当你驾车在外,如何自救?




🏘 当你在家里时,如何自救?
- 在灾难来临时,居委会就是最基层的离你最近的政府。积极和居委会取得联系,和自己的楼长、单元长取得联系,就能快速组建居民自救集体。
- 低楼层的人员应立即做好转移的准备。如果水没有漫进单元,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做人员转移的准备,整理需要携带转移的物资。
- 老弱病人等需提前进行转移。如果可能,申请借住到高楼层的邻居家中。如果不便,可以暂时在高楼层过道、楼梯上进行安顿。
- 有需要使用呼吸机、氧气瓶的人,需及时将维生设备搬迁出来,申请接入邻居家的电路上,确保在供电正常的情况下能够维持生存。及时给备用的氧气袋充气,确保在断电后还能够获得紧急的氧气供应。
- 断掉家中的电源,避免家中进水导致设备短路和电线短路,造成电火灾。
- 如果有无线电爱好者,有对讲机和小型电台,请携带好,并告知社区人员,这些可能成为特别重要的救援通讯设备。
- 家中如果有便携式收音机和电池,也请带上。不仅可以确保自己能够获知外界的信息,也能帮助邻里乃至社区。
- 如果家中有游泳圈、充气艇、充气床等物品,可带在身边。
- 可随身携带水果刀、剪刀、创口贴、外用消毒药物、抗生素,以及家人日常使用的药物等。
- 在社区的组织下,可以组织起一个善于使用工具的团队,制作一些加固或者防水设施。
🚨 当你在极端场景,如何自救(应对雷击、触电、溺水、山洪)
🌩 极端场景:雷击
雷击是常见的暴雨天气灾害,常发生在户外活动多的场所,不易受人们重视,但其破坏性是巨大的。本次灾害中亦有人因此遇难。
如何避免户外雷击?
- 遇到突然的雷雨,可以蹲下,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
- 不要在水体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及山顶、楼顶上停留。
- 不要触摸或者靠近防雷接地线,自来水管、用电器的接地线。
如何预防室内雷击?
- 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和与屋顶相连的下水管等。
- 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电源和电话线及电视天线等可能将雷击引入的金属导线。稳妥科学的办法是在电源线上安装避雷器并做好接地。
⚡️ 极端场景:触电
雷雨天气有可能造成一些高压或低压供电线路断线,还有可能导致供电设备短路和放电。如果在这种天气出行或滞留在户外,需要注意预防触电的情况发生。
- 不要靠近架空供电线路和变压器,更不要在架空变压器下面避雨。
- 不要在紧靠供电线路的高大树木或大型广告牌下停留或避雨。
- 暴雨过后,有些地方的路面很可能出现积水。此时最好不要趟水,如果必须要趟水通过的话,一定要随时观察所通过的路段附近有没有电线断落在积水中。
- 如果发现供电线路断落在积水中使水中带电的情况,千万不要自行处理,应当立即在周围做好记号,提醒其他行人不要靠近,并要及时打电话通知供电部门紧急处理。
- 一旦发现有人在水中触电倒地,千万不要急于靠近搀扶,必须要在采取应急措施后才能对触电者进行抢救。
- 万一电力线恰巧断落在离自己很近的地面上,那么首先不要惊慌,更不能撒腿就跑。这时候应该用单腿跳跃着离开现场,否则很可能会在跨步电压的作用下使人身触电。
🌊 极端场景:溺水
暴雨天气可能会导致大面积积水及山洪,本次暴雨灾害中,也有遇难者因被困车中导致溺水死亡。那么,如何应对各种溺水情况?
如果不太会游泳
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如果水中被困车内


如果在逃生时抽筋
在水中发生抽筋,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静,停止游动,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自救。使身体成仰卧姿势,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并用另一腿踩水,另一手划水,帮助身体上浮。
🆘 极端场景:山洪
暴雨也可能会导致山洪爆发,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以下几点。
- 如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或发出求救信号,寻求救援。
⚠️ 暴雨天出行,应急指南
针对近期南方地区有较强降水的情况,为害性天气对人们所造成的伤害,雨天出行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并学会保护自己的技巧。
👤 行人安全守则
- 暴雨来临前选择地势较高位置避雨
- 暴雨来临前请寻找安全的高地,并停留至暴雨结束为止。
- 暴雨中的安全地方是指牢固建筑物,地势较高的建筑物。
- 暴雨开始时若所处地段危险务必报告位置
- 如暴雨已经开始,自己所处位置危险,尽可能联络家人或者对外发出信息,暴露具体位置,以便救援。
- 如路面水浸,站立安全处,勿贸然涉水
- 如果路面开始水浸,请不要贸然涉水,部分井盖被掀起但行人难以察觉,宁愿停在路中淋雨也不要试图过水。
- 暴雨伴随雷电时手机关机扔掉带金属雨伞
- 暴雨伴随雷电时,注意防雷。若正在马路上淋雨,请把手中的雨伞扔掉。此外,在室外时切勿使用手机。
- 不倚靠路灯杆、信号杆,避免与含金属物体接触
- 雷雨天气在外,不要与路灯杆、信号灯杆、空调室外机、落地广告牌等金属部分接触。可选择一处地势较高的位置避雨。
- 留意周围是否有电线,保持距离避免触电伤害
- 不要靠近或在架空线和变压器下避雨,因为大风有可能将架空电线刮断,而雷击和暴雨容易引起裸线或变压器短路、放电。
- 如发现电线断落在水中,千万不要自行处理,应当立即在周围做好标记,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报警。一旦电线恰巧断落在离自己很近的地面上,先不要惊慌,更不能撒腿就跑,此时应单腿跳跃离开现场,否则很可能会在跨越电线时触电。
- 留意外界动向警惕泥石流等灾害
- 暴雨持续,及时评估藏身之处安全性。尤其是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地区,请保持警惕,注意外界动向,以方便随时更换躲避场所。
- 注意墙体结构远离危墙
- 远离建筑工地的临时围墙、建在山坡上的围墙,也不要站在不牢固的临时建筑物旁边,比如广告牌。
🚘 行车安全守则
- 5、如车在积水中已经熄火,请密切留意水位,当水漫进车里,有继续上涨的势头时,必须离开车辆,步行至地势较高的地方。
🔙 返回主页点此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