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是团员子超的第1篇分享,也欢迎有更多团员们来一起输出原创干货~
AR课本识读是本人负责设计的一款预装在带摄像头儿童陪伴学习机器人的软件,主要面向小学阶段儿童用户在课后预习复习的场景。本软件为用户提供同步教材视频,音频,习题等教辅资源;实现公司用原有大量线上教辅资源变现的目标。
主流程包括引导用户扫描书本封面,扫描具体某一页,学习对应资源,询问是否做课后习题,回答课后习题,最后到学习下一课,以此循环或跳出循环。
语音产品通过虚拟人物与用户沟通,因此,语音的语气风格,性别性格会成为用户对这款产品产生主观感受的重要部分,为了提升用户感受,定义一个符合自己产品调调的角色至关重要,也是产品着手的第一步。
通常一个语音角色会包含:
在开始设计时,本人先对语音风格做了定义,根据场景和用户,语音风格追求是:信任、尊重、商量、赞美和鼓励。调性主要为:活泼开朗。性别为:小女孩。
如小朋友答错了习题,以“鼓励”为例:
正确举例:嗯...不是这个,我给你点提示(去掉一个答案),小朋友再想想看。
错误举例:回答错误,请重新选择。
如小朋友使用时长超过设定时间,要进入防沉迷模式,以“商量”为例:
正确举例:小朋友,已经盯着屏幕很久咯,我们休息X分钟吧。
错误举例:已使用超过设定时间,需要休息X分钟。
不同于GUI产品的流程控制,在VUI产品中机器与人的对话可能存在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就像日常对话,如果只构建愉悦路径,可能会存在很多尴尬情况。
在学习了谷歌的语音交互设计规范后,我优先设计了对话的方向,而不是具体的对话内容,这样做有利于在更宏观的角度看整个语音流程,而不会掉进某一句话的“盒子”里。
例如在学完一课后询问用户是做课后习题还是学下一课,对话的方向会分为:做练习,学下一课,异常情况(下面再说),最后对每个方向填入几种具体话术。
异常情况存在可能于整个语音交互流程,主要分为用户沉默和理解不了用户的回答。
在用户无应答时,需要进行一定次数的沉默提醒,提醒的间隔可以一次缩减,达到一定次数后进行兜底回答(退出)。
此时明确告诉用户没听懂,再用另一种提问方式复述,或者给出选择给用户做选择,“迫使“用户回到正确路径。例如在询问是否做习题时,明确问到是想做习题还是继续学习下一课。达到一定次数后进行兜底回答(退出)。
用户能不能完成产品设计的流程是一个产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这里,使用兜底回答算是没有完成流程。
流程达成率 = 1 - 兜底使用次数/总使用次数 X 100%
在能完成产品流程的条件下,减少使用时偏离愉悦路径的比例,有助于用户留存。
交互效率 = 1 - 异常情况/总交流次数 X 100%
现阶段的智能语音还是跟人类对话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具体可以看看“人工智障2”的这篇文章。所以在语音交互设计中,首先应保证用户能走完完整流程,然后尽量多考虑机器人与用户交流时的语音特色,有利于拉近人与机器的距离。
这款软件作为本人设计的第一款语音产品,也陪伴了本人从0开始学语音交互的整个过程,产品规模比较小流程也不复杂,算是对自己做个的产品一个复盘,也希望能给语音新手一些帮助,当然也欢迎各位大佬的意见和点评!
-END-
以上内容,来自饭团“AI产品经理大本营”,点击这里可关注:http://fantuan.guokr.net/groups/219/ (如果遇到支付问题,请先关注饭团的官方微信服务号“fantuan-app”)
---------------------
作者:黄钊hanniman,图灵机器人-人才战略官,前腾讯产品经理,6年AI实战经验,9年互联网背景,微信公众号/知乎/在行ID“hanniman”,饭团“AI产品经理大本营”,分享人工智能相关原创干货,200页PPT《人工智能产品经理的新起点》被业内广泛好评,下载量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