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危机卓明国别报告 | 伊朗,3月18日
信息截至2020年3月18日2:00。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制作,转载或引用请注明。
截至3月17日16时,伊朗境内累计新冠肺炎确诊16169例,累计死亡988例,累计治愈5389例。24小时内新增确诊1178例,新增死亡135例。(中国驻伊朗大使馆,16/03)同期筛查过近1400万人,其中650万是通过基层卫生中心筛查,其余由人们通过政府发布的自报系统进行。(伊朗卫生部,3月17日)伊朗卫生部3月15日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在伊朗入住医院的患者中,重症率(定义为病亡、需要气管插管和重症监护室)占14%。病亡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7岁;痊愈患者年龄中位数50岁。截至3月8日,伊朗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为2.95%。(WHO EMR 10/03)
以下为3月以来伊朗的累计病例情况:
下图展示3月15日伊朗各省的新增病例分布。
伊朗从3月初启动“全国抗击冠状病毒行动计划”,即为了实现感染者的早期识别和转诊,派出30万个小组携带诊断设备进行上门访问,平均每个小组访问270人。工作人员将疑似或确诊的患者带进基层卫生中心,确诊后获得药物,回到家里按要求隔离;其家人接受一定的培训;随后卫生工作人员通过电话与患者保持联系。对650余万户进行了监测,将疑似病例转介到基层卫生中心。为此启用了1200个转诊中心,预期引入军队协助后增加到2500个。截至3月14日,伊朗国内有31,000个基层卫生中心、七万名基层卫生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人员联络和健康状况监测。医科大学和预备部队也参与此项计划。(伊卫生部 01/03;05/03;14/03;17/03)
17日起,伊朗内政部、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用温度检测设备对公众进行筛查。(伊通社 16/03)
截至12日,伊朗的核酸检测实验室数量已达50个,每日共计可进行6000次新冠病毒测试;下一周内实验室数量将达到70个,预计3月下旬将可达到每日1万次以上。(法新社;央广国际在线 16/03)
伊朗目前从国际接收到的病毒检测盒可满足两个月需求;为弥补此后的空缺,伊朗科技部动员国内生物科技公司生产检测盒,并选定5个公司,预期产品于3月下旬至4月上市。(伊科技部 10/03)
伊朗大约有11万张病床,其中3万张可用于新冠病毒疾病治疗。(以色列时报)伊朗政府已要求医院停止接收非急症患者。(OCHA 10/03)
伊朗政府对国家抗疫委员会和各医学院拨出16万亿里亚尔(合3.8亿美元),用于扩张医疗系统。(伊规划与预算部门 14/03)伊参照中国经验,在全国多地建立了临时收治点。8日,德黑兰已完成3处临时隔离治疗点的装备,剩余5处将尽快完成,共计提供600张床位。9日,伊斯兰革命卫队建设了一处常设基地,将集中收治轻症患者。库姆、加兹温、西阿塞拜疆省、拉什特市都已建立部分临时医院。(央视新闻)17日,伊斯兰部队所有医院已为接受新冠肺炎患者做好准备,革命卫队海军在全国有14处医疗中心,包括5所市属医院、2所外科手术医院和7个诊所及手术中心。在吉兰省、霍尔木兹甘省和布什尔省新建了3处临时医院,提供超过100张床位。(法新社17/03)
对康复患者,伊朗多地成立后续护理中心。德黑兰巴其耶阿塔拉大学护理中心已设置好500张床位 ,库姆市将提供780张床位。(伊卫生部 16/03)
此外,伊朗科学家研发出药用复方,包括阿奇霉素、泼尼松龙和萘普生三种药物,可缓解新冠病毒感染和其他合并感染对肺部造成的损害。接受该药物组合治疗的伊朗患者有40%在不到4天的时间内出院。(法新社 17/03)
由于防护物资不足,院内医护人员感染仍然多发。伊外长12日公布的卫生部制定物资需求清单包括:
伊朗Ava医药公司董事长在3月15日宣布将在两周内启动国家最大的三层口罩和N95口罩生产线。目前每日有3万个口罩通过该公司发出。(伊卫生部 15/03)
伊朗政府通过延长假期、网络流量费用打折、开设远程教学等方式鼓励民众留在家中。
伊朗政府对低收入家庭提供支持,包括对300万没有固定收入的伊朗人提供200-600万里亚尔(合47.1-141.31美元)补助,以及对400万受经济影响冲击的职员提供低利率贷款。(伊规划与预算部门 14/03)
伊朗内政部在通过灾害管理理事会协调非政府组织、慈善组织、红新月会和基金会。目前伊朗的非政府组织和企业在支持童工、身心障碍者和贫困人群等特别脆弱的社会群体。(HAMI 15/03)
伊朗最高领袖信息发布处取消了伊朗新年致辞,并于3月17日发布新的教法判定,强调应禁止不必要的旅行。(parstoday 18/03)
此外,伊朗暂时释放8.5万名囚犯以避免集聚性感染。(每日邮报)
伊朗持续呼吁和动员国际援助,尤其是医疗设备援助(伊外交部 14/03)3月12日,伊朗长扎里夫在推特发文,列出抗疫物资清单在线求助。(法新社 12/03)
伊朗央行行长已于3月6日向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致信,要求后者从为应对新冠疫情而设立的500亿美元资金池中向伊朗拨款50亿美元。(法新社)
科威特计划向伊朗提供1000万美元捐助。俄罗斯通过红十字和红新月会提供5万份检测试剂和其他医疗物资援助。此外,澳、日、土、乌兹别克斯坦、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家均对伊朗提供了援助。英、法、德、阿塞拜疆承诺捐赠额超过1000万美元。(伊外交部 10/03;17/03;Tasnim 17/03;OCHA 10/03)
联合国多个机构为伊朗提供援助。世界卫生组织在3月初对伊朗派出专家团,运送适用于11万人的检测试剂盒和防护服等物资。联合国儿基会为儿童和母亲提供防护物资,以及保护儿童防护和保障疫情期间儿童居家安全的波斯语版指南。世界粮食计划署为食物发放和学校供餐的工作人员提供防护物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为疾控中心、隔离点和卫生服务站采购防护物资。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目标群体的老年人和身心障碍者。联合国难民署已向伊朗7500户难民提供了卫生用品,以及红外线测温仪等物资。(法新社 16/03;OCHA 10/03;UNHCR 15/03)
2月29日,中国红十字会派出5名疾控专家赴伊朗,并向伊朗红新月会捐赠13个呼吸机、40个新冠病毒检测套件、40个强化套件和40个吸痰机。红会也数次协调国内高级别专家与伊朗卫生部和医疗专家进行视频连线会议。(环球网11/03、人民日报18/03)截至16日,中国政府和人民已向伊朗运送了13批医疗卫生救援物资,包括核酸试剂盒、血氧仪、温度计、消毒设备、口罩、防护衣、手套、护目镜和消毒剂等。下一批救援物资将于17日晚抵达。(法新社17/03)
上海穆斯林社区向伊朗捐赠3万个口罩。(parstoday 16/03)
中国友好和平基金会通过伊朗驻上海领事馆捐赠医用外科手套4万副、医用无菌鞋4万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设立“抗疫国际人道援助基金”,首批捐赠物资已于3月10日前运抵伊朗。(中国基金会应对疫情行动信息汇总)
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峥爱基金自2月28日起先后通过伊朗驻华使领馆捐赠25台欧格斯制氧机、500台血氧饱和仪;一套ABI Q5荧光PCR系统;1600台脉搏血氧饱和仪;2300件防护服;5000件一次性手术衣、2350件医用隔离眼罩、5000件医用隔离面罩、10万副丁腈手套、100台新松制氧机、70台新松呼吸机等。新阳光发起的网络募捐项目目标为849.1万元,截至3月17日已筹得428.2万元。
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先后通过伊朗驻华使领馆捐赠3500份检测试剂和2吨溴剂消杀粉、柠檬酸泡腾片。(平澜基金会公众号)
此外,由中伊两国网络志愿者组成的“中伊防疫互助小组”通过科普视频和图文、中文防控资料翻译等工作为伊朗提供防疫科普知识和经验交流。
伊朗人口8027.7万(2016年),201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56万美元,按照OECD DAC标准,伊朗属于中高收入国家。伊朗的人均寿命为75/77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4‰;人均医疗支出为1082美元(2014年),投入医疗服务的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为6.9%(2014)。(WHO)
《柳叶刀》2016年1月文章介绍到,伊朗政府自1983年以来建设国家卫生网络,有效地为贫困地区提供了基础医疗护理,提升了多项健康指标。但不同级别的医疗护理在政策管理、信息流动、结构性连接和护理持续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转诊系统实效不佳。快速城市化过程和人口流动制造出的城镇边缘人群和贫民窟,则无法获得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仍然较低。(B. Heshmati & H. Joulaei, 2016)另一方面,伊朗一直推行针对医美和重症手术等治疗的“医疗旅游”项目。
主编:雪梨
审核:郝南
感谢以下志愿者的工作和支持:栗糕、刘羊羊、雅小鱼
同时招募有信息检索、分析能力的波斯语背景志愿者
合作请加卓明COVID国际响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