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换频道(77)_干货文章评注_《创业:三分修行七分魔》_20191208
2022年1月8日 更新
开启更多功能,提升办公效能

前言:这是程苓峰近期的一篇重点文章《创业:三分修行七分魔;文中紫色字体是hanniman的一些相关评注。



常听创业者说“创业是一场修行”。我深深理解。他们确实从创业中获得了其他的生活方式难以获得的磨炼。


要做出一个好产品。须降伏自己的主观意愿。比如“一秒钟把自己变成傻瓜”。才能无障碍的体会到他人的意愿。就像一池水必须清净无波澜,才能照见万物。这个过程其实在修“心不造作”。属于很殊胜的定力。进入这个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能维持这个状态时间越长、不被外缘打扰。功夫就越深。


创业者要组织一群人、激励一群人。须要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别人。须有强大的自制力。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放开什么要控制。什么要民主什么要集中。自己都要娴熟拿捏。这其实是在修“张弛有道、进退有度”。属于很殊胜的戒律的功夫。


创业者面对变化的趋势。要不断的自我否定。其实是在破执念。也就是认识到凡事皆是因缘和合而成、都没有确定不变的本性、都在变化之中。尤其那些经历几个周期还屹立不倒、或者在不同行业都成功的人。可能极个别创业者甚至达到了“法无定法、随缘而安”的境界。这是很殊胜的智慧。


有了这几样东西。创业者群体确实有资格傲视芸芸众生。那些庸庸碌碌、任由摆布的普通人。相比起来真是如蝼蚁一般。


可惜。相当一部分创业者的“修行”没有根。修行的根是出离心。他们不仅仅没有出离心。反而对世间的成败功名极为沉迷。

hanniman评注:大部分创业者所谓的“修行”,感觉更像是在“锻炼”——锻炼自己的能力/脑力,评判标准是自己成就的大小。但真正修行的缘起是真切体会到反复出现的苦,以及苦背后的“因”,真正修行的目标是为了让自己从这些痛苦中觉醒、快乐,并且也希望其他人能和自己一样这般觉醒和快乐。


创业者中有一群出类拔萃的人。他们对成败功名其实没兴趣。可是有极为强烈的企图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野心。以及自己无力控制的好奇心正是夏娃亚当在伊甸园里忍不住偷吃果子的那种好奇心。他们把创业看成是游戏。在游戏里上天入地、乐在其中。这种“看不破”也一样是没有出离心。

hanniman评注:很多人推崇“好奇心”,但在修行的角度来看,好奇心并不一定是个好的东西,因为真正让我们自己和他人喜悦的东西,其实反而需要向内看。越是对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感兴趣,离本质越远。


没有出离心的所谓“修行”的结果是什么呢。所谓高超的戒律、定力和智慧能换来什么呢。都只是魔道的因罢了。力量很大、能影响的人很多。但在魔道。


说起“魔”。并不一定是很多人想象的铁面獠牙、杀人放火。而其实正正相反。魔的面目常常是慈眉善目、殷勤体贴。基督教和佛家对“魔”的定义是类似的。


「圣经」里有这一段:“耶稣转过来,看着门徒,就责备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撒但是基督教里对魔鬼的称谓。在这里耶稣说出了撒但的特征:体贴人的意思。难道体贴人的意思就错了吗。难道体贴人的意思就是魔吗。


在佛家的框架里。欲界天第六天的天主叫波旬。佛门称他为魔王。这个魔王其实很慈悲。他的神通、势力、福报是欲界里最大的。不过他没能出得了欲界。如果他有足够深厚的禅定可以把欲望伏住。他就可以出去。不过波旬的欲既没有断,也伏不住。所以他出不去。这个欲就是财色名食睡、贪嗔痴慢疑。是人喜欢的东西。


波旬是欲界天主。他希望他的人民都留在欲界天。不希望我们离开。财色名食睡、贪嗔痴慢疑。我们欢喜什么、他就用什么摄住我们。“领受欢喜,入心成病”。


所以基督教和佛家对“魔”的定义类似。他自己被欲望绑架了。然后又用这些欲望来满足人类。大家抱在一起天天享受生死不离。


这说的其实就是创业者里的大部分。所谓满足用户需求、以客户为中心、顾客就是上帝。不就是魔王在用财色名食睡、贪嗔痴慢疑套牢我们吗。


创业者自己感觉无辜。他本来就觉得这些东西是不错的。所以他费尽心思满足了我们。这不是很好吗。他觉得这个世界很好。觉得这些东西很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完全没有“出离”的必要。于是他把我们留下来。这是他“善意”的体现。正是波旬和撒但的心思。


看起来创业者跟普通人是不同的。比如创业者常以有耐性和能自制自勉,但为普通人提供的却是尽量便利或者放逸的机会。其实两种人都是贪,只是贪的东西不一样罢了。

hanniman评注:前几天看到篇文章说,现在互联网行业就像是修罗场一样。我个人感受是,现在是和平年代,没有打仗,但商场如战场,现在的互联网就像是战场一样,很多人办公桌旁边就是行军床,这些都是可以“见微知著”的细节显现。


普通人很难走出“愚痴”。好坏不分,是非不明,猪油蒙心。创业者很难走出“傲慢”,唯我独尊。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这些人完全相反,“不为先,毋宁死。”


喜欢「道德经」的创业者是很多的。但都是拿来主义。喜欢的,就用。不喜欢的,做不到的,就装作没看见。这都是老子的假粉丝。


有一个上市公司CEO,兴致勃勃的说他要给「道德经」做个注解。我就问,“上善若水”你做得到吗?“不敢为天下先”你做得到吗?“以德报怨”你做得到吗?他说,做不到。我说,你做不到,那你对「道德经」的理解一定是不到位的,你契入不了他的境界。还是不要写了。


其实大部分创业者的“定力”还是很粗浅的。连自己的欲望都参透不到、或者降伏不了。


有没有创业者不是靠满足人的贪嗔痴慢疑而成功的。肯定有。只是很难。人家用顺贪嗔痴的东西、你却用逆贪嗔痴的东西。结果肯定是大部分人跑对别人家去了。只有极少数也有定力的人会留下来。


不过事因难能、所以可贵。如果创业者真的能有出离心。能用逆贪嗔痴的东西把我们的相应的心性激发出来。这对创业者本身的定力、戒律、以及智慧的磨炼肯定是更上一层。如此一来。创业就真是十分的修行了。

hanniman评注:这种创业者有吗?应该没有,如果大家发现了,请告诉我,我们都来支持ta。古人云,修行是“非大丈夫不能为”的事情,创业这种具体的事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真的是小事,而人心中的灵魂工程,才是大事。



----附:“周日换频道”系列说明----

AI产品经理能力模型中,最重要的是“人文素养和灵魂境界”;这个才是最根本的;其他都是术。每周日,我会在饭团里分享一些更超越性的理念或心法。这些内容,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但希望能激发大家自己的思想和灵感。该系列历史文章,可见《历史文章汇总》http://t.cn/RTVbYv8 。


以上内容,来自饭团“AI产品经理大本营”,点击这里可关注:http://fantuan.guokr.net/groups/219/ (如果遇到支付问题,请先关注饭团的官方微信服务号“fantuan-app”)


-END-



---------------------

作者:黄钊hanniman,图灵机器人-人才战略官,前腾讯产品经理,7年AI实战经验,10年互联网背景,微信公众号/知乎/在行ID“hanniman”,饭团“AI产品经理大本营”,分享人工智能相关原创干货,200页PPT《人工智能产品经理的新起点》被业内广泛好评,下载量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