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染疫风险
2021年7月23日 更新
开启更多功能,提升办公效能

🔙 返回主页点此跳转


tips-如果你在微信打开,可长按收藏,或选择使用浮窗功能,方便查看。如果你觉得手册有用,也请尽可能传播转发给需要帮助和学习的朋友!希望大家平安。



🚨🚨🚨

疫情期间请正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不扎堆少聚集

有任何身体不适应第一时间就医或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预防肠道传染病遵循:“吃熟食、勤洗手、喝开水”






📖 目录

🌊 洪水过后,先要消毒

  • 给水消毒
  • 食品卫生
  • 环境卫生
  • 身体清洁

🔍 洪灾灾后常见疾病防治指南


❗️❗️❗️

如何快速查阅本页所需信息

↓↓


如何降低染疫风险

🌊 洪水过后,先要消毒!

💧 给水消毒

煮沸是简单有效的消毒方式,在有燃料的地方可采用。煮沸消毒的同时可杀灭寄生虫卵,所有饮用水宜煮沸后饮用。

  • 如须临时饮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等野外水源,一定要消毒。可使用“饮用水消毒剂”(漂精片、消毒泡腾片),并将水源存放于避光、干燥、凉爽处(可用深色瓶拧紧瓶盖或遮光保存);
  • 任何存在安全隐患的水源饮用时一定要彻底煮沸,有能力或必要时请选择瓶装水;
  • 自来水水管或水龙头如被污染,退水后应充分清洗管路,水龙头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 食品卫生

  • 饭、菜尽量当日食用,不过夜,不在高温潮湿环境中放置过长时间。如有剩余,需煮开或蒸透后存放,再吃时需重新加热煮透。蔬菜类不宜复热食用;
  • 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或发生其他污染浸泡过的食物(如面粉、挂面、饼干、面包等);
  • 不吃发生霉变的米面类食物和发芽的花生、土豆等;
  • 新鲜的瓜果、蔬菜可用含氯消毒剂100 mg/L~200 mg/L或二氧化氯50 mg/L~100 mg/L作用20 min~30min;或过氧乙酸 500 mg/L~1000 mg/L、或酸性氧化电位水冲洗 10 min;或 10 mg/L 臭氧水作用10 min。消毒后均应再用干净清水冲洗干净
  • 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肉类、水产品等;
  • 灾后恢复前期不宜食用凉拌菜品
  • 餐饮具开水煮沸15分钟以消毒,也可使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如用有效氯250 mg/L~500 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 min,消毒剂浸泡后应以清洁水冲洗干净。


🏘  环境卫生

  • 洪水退后一定要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彻底清理。依照“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排除积水,清除污泥和垃圾杂物;
  • 生活区域(比如室内,庭院内)内如果发现粪便,移走前需进行消毒处理:
  • 稀便:加入便量1/5份额的漂白粉,搅匀消毒2小时;
  • 干便:加入便量2倍份额的漂白粉(10%浓度配得上清液)搅匀消毒4小时;
  • 房屋、墙壁、地面需漂白粉20g配5kg水,以喷雾或洗擦形式消毒2小时。喷雾时需均匀渗透表面,土质地面1000ml/平方米,水泥面300ml/平方米;
  • 及时通风换气,清洗家具与室内物品,必要时对房间墙壁和地面消毒,整修厕所等关键区域;
  • 住处安装蚊帐或使用驱避用品,及时清理残余污泥、垃圾、动物遗体粪便等易滋生微生物的污物;
  • 家具、卫生洁具、办公用品等清污后,用有效氯 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冲洗、擦拭或浸泡,作用30 min,或采用 200 mg/L二氧化氯、1000 mg/L过氧乙酸、1000 mg/L季铵盐类消毒剂作消毒处理,消毒时间 15 min~30 min。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 一定要注意卫生间等关键环节的消杀清洁。


🚿 身体清洁

  • 非必要,不裸露皮肤直接趟水,趟水后及时清洗;
  • 不得不下水前确保身体没有开放性伤口,趟水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如涂抹防护油膏、穿戴手套、胶靴等,避免肢体划伤),入水后每隔1-2小时出水休息一次;
  • 在洪水中出现划伤等创口,一定要用干净水源充分清洗伤口,并即使进行清创处理,做好消毒以降低感染风险。如创伤严重应及时就医或经由专业人员帮助处理;
  • 如罹患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日用品需与他人分开使用,并经消毒剂浸泡消毒;
  • 勤洗手,多洗手,碰了洪水或其他污染物即刻洗手可选用有效的手消毒剂或碘伏搓擦两手
  • 因长时间洪水浸泡造成皮肤红肿、损伤者应及时就医,也可用碘伏或其它皮肤消毒剂进行涂抹消毒;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谨防皮肤溃烂或浸泡过久。



🔍洪灾灾后常见疾病防治指南

🚨 肠道传染病

  • 霍乱:多为无痛性腹泻,可伴有呕吐(几次~十几次腹泻/天),水样大便,患者四肢冰凉,双眼深凹陷状,严重脱水。治疗不及时或致死。可依据脱水情况及时补充体液
  • 细菌性痢疾:以发热、腹痛、腹泻(量少,常伴有脓血和粘液,一天几次~几十次排便),高热可达40℃以上。中毒性菌痢见于儿童时表征为高烧、昏迷、抽风,不伴随腹泻。可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
  • 伤寒、副伤寒:主要症状为持续高热、脾肿大、玫瑰疹伴随白细胞数减少等。可选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
  • 肠炎:大便稀而不成形,排便次数有增加,肚子痛,呕吐,食欲低下,有时伴随发烧。


🐛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

  • 疟疾病症为“忽冷忽热”。可有数天到数月的潜伏期,发病时先经历10分钟至一小时的发冷期,全身发抖,牙齿打颤,紧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可达40℃以上,持续2~6小时,个别可能更长。高热后期开始出汗,遍及全身,大汉淋漓。2~3小时后体温降低,自此进入间歇期。疟疾由受染的按蚊叮咬传播,注意防止蚊虫叮咬
  •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发冷、高热,极度疲乏,剧烈头疼,腰痛,眼眶痛,同时有“酒醉貌”。流行性出血热应尽快就近治疗
  •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传染源主要是猪。临床上发病突然,患者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


🆘 皮肤病及皮下疾病

  • 浸渍性皮炎:常发生在手足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人群中,主要表现为手足部位发白、肿胀、破溃、糜烂,甚至皮肤剥离,伴有瘙痒。感染严重时,出现畏寒、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少数抵抗力差的人会发展成败血症。治疗浸渍性皮炎要保持局部干燥,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
  • 浅表性皮肤创伤可用炉甘石粉或5%的明矾炉甘石粉涂擦,也可用10%~15%明矾溶液或3%~5%食盐溶液浸泡。感染严重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 皮肤癣病:初发时为小的丘疹,逐渐向外扩大,中心有自行愈合的倾向,呈圆形或者多环形,四周有丘疹,水泡或结痂或鳞屑组成的高出皮面的环形边缘,境界清楚,多发生于面、颈、躯干和四肢等处。一般采用抗真菌外用药膏如克霉唑软膏、联苯苄唑乳膏等。对局部轻度糜烂渗出的癣应同时使用含抗菌素的癣药膏,避免细菌感染。

😷 上呼吸道感染

俗称感冒发热患者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减少活动。多饮开水,吃清淡和稀软的食物。注意在人员密集处时带口罩淋雨后及时更衣,避免受凉。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 女性生理期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邹世恩教授提出五点自救方法:

  • 要及时脱困;
  • 脱困之后尽快洗个热水澡,要淋浴不要盆浴
  • 每天清洗外阴,保持外阴干燥;
  • 注意保暖,适当喝点热饮,如热汤、热牛奶;
  • 如果痛经加重,可以使用止痛片。如果内分泌物增多,变黄有恶臭,伴有小肚子痛,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 孕妇

有规律宫缩的孕妇调整呼吸,鼻子吸气嘴巴缓慢吐气,不要张嘴大叫,尽量保存体力,手机记录宫缩间隔时间和持续时常;破水以后尽量平躺略微抬高臀部。一般从5分钟一次的规律宫缩到分娩完成需经过数小时。


▶️ 血吸虫病

注意用水安全,主动接受血吸虫感染检查。如接触疫水后如出现发热、腹泻、乏力等症状,尽快求医。临时居住地附近若有钉螺分布的小水域或草滩地可用氯硝柳胺进行处理,杀灭尾蚴和钉螺。(喷洒剂量为2~3g/m2;浸杀剂量为2~3g/m3水体)


▶️ 钩端螺旋体病

7~9月是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季节,需避免接触疫水,对猪等牲畜进行圈养,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必要时可接种疫苗,或者开展预防性服药。


⚠️ 注意

  • 任何时候发生身体不适都应及时就医遵听医嘱,配合治疗或隔离,疫情期间需更加谨慎!
  • 密切关注心理健康:灾后受灾人群易出现急性应激反应,呼吁关注和开展相应的心理干预工作,维护受灾群众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
  • 特殊人群护理:为老、弱、幼及其他特殊人群营造较为安全稳定的避难环境,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 返回主页点此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