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河南特大洪灾 | 卓明简讯(四),7月23日
2021年7月24日 更新
开启更多功能,提升办公效能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于2021年7月23日16时30分发布。灾后形势变化较快,本简讯信息仅供参考。转载或引用请注明。

本简讯包括:

  • 灾害形势概要
  • 救援和赈济形势概要
  • 受灾地域广大,将发生极大的灾后需求。


灾害形势概要

  • 强降雨结束。7月23日上午,造成这一波华北强降雨主体的天气系统已消散,强降雨随之结束。
  • 卫河流域大面积受灾。卫河和共产主义渠自新乡城西往下至浚县,以及太行山前各水文站全线超警,新乡市牧野区、卫辉市、辉县市,鹤壁市淇县、浚县及以下的镇乡村从21日晚上起陆续连片受淹。初步统计新乡有58个乡镇受灾。卫辉市自23日12时30分起启用柳位坡蓄滞洪区分洪,应能减缓市区内涝和卫河、共产主义渠下游的水位压力,但亦会加重所涉农村地区的损失。
  • 截至7月23日12时,据初步统计紧急转移安置39598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4209.73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55亿元,暴雨引发的洪涝和次生灾害已导致56人遇难5人失踪
  • 关注洪水下游可能发生影响。在豫北地区,卫河分洪之后,下游流域是否仍有新险情,有待密切关注。在郑州以南,洪峰预期在23日下午抵达周口,随即继续南下。此前在22日,周口市扶沟县已经作为郑州洪水行洪区进行了居民转移,县城和部分农村受到洪水漫溢的损害。应当关注周口市及周边县乡的受灾情况和需求
  • 综合概括受灾区域:
  • 郑州西南方向山区,包括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及下辖乡镇,最早受到洪水影响地质灾害阻断交通,物资难以进入。
  • 郑州以北、太行山前的卫河流域,包括新乡市卫辉市、牧野区、凤泉区辉县鹤壁市淇县、浚县,普遍遭受洪水漫溢,部分堤岸出现决口,几乎所有农村和县城均已严重受灾,根据现有的村庄求助信息统计,估计可能至少有十几万人被困,仍处于抢险和人员转移阶段。
  • 郑州以南,中牟、尉氏、扶沟、西华均已受灾,受灾面积有可能将进一步向南扩大。
  • 以上区域尚未有详细的受灾数据。

以下图片显示了23日卫河流域和贾鲁河-颍河流域的水情(原图为@中国气象爱好者和@风云梦远制作),尤其须留意红色示的危险河段两岸的县市及下辖农村。

下图汇总了截至23日13时的新乡市路况信息,可见仍有多处积水、塌陷和漏电。(卓明制图)



救援和赈济形势概要

  • 抢险救援人员设备增补。7月22日22时,应急管理部启动第二轮消防救援队伍跨区域增援行动,调派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湖南5省(市)消防救援水上救援专业队伍510名指战员、64台远程供水和排涝车辆,以及100艘橡皮艇,连夜赶赴河南开展排涝抢险救灾紧急调用中央防汛物资玻璃钢冲锋舟55艘,配操舟机专用机油、救生衣1000件,分配到新乡市和鹤壁市。同时,紧急调用中央储备防汛抗旱物资100kw拖车柴油发电机组2台、大流量潜水电泵1台、移动排水单元2台,支持黄河水利委员会排涝抢险工作。
  • 郑州市基础设施将恢复。23日下午16时许消息指出,计有5290名部队官兵、3万名公安干警、16.4万名志愿者、5556人外地救援队伍、40多万名党员干部在郑州市投入抢险救援。郑州市通讯已基本恢复,预计24日基本恢复供电,25日基本恢复供水。防疫消杀工作也已展开。
  • 各县市目前自行解决民众安置。从既有消息看,各地目前在自行解决转移出来的居民的临时安置问题,尚未有大幅度的应急储备安置物资调度。新乡、卫辉市内已有学校等安置点的需求发出。在当前阶段,部分社会组织采用了满足点状需求的办法,对城区里的小型聚集点灵活发出小批量的食物、药品、生活用品等物资。
  • 新乡市教育系统发布了用作临时安置点的学校清单。
  • 截至2310时河南省慈善总会接收捐赠19.9亿元,公布两批资金拨付方案:前两批拨付共计17.98亿元,首批拨付给郑州22911万元,其余拨付给16个地市和4个定向单位,计62800万元第二批拨付郑州39005万元,其余拨付给16个地市,计11.7亿元。截至22日17时,河南省红十字会接收捐赠6.1亿元。
  • 在基于社交媒体和共享文档的求助个案网络协作之后,近日开始出现一些需求和资源对接的网络系统开发尝试,例如“河南水灾求助与回应系统”。



需求分析和行动建议

本次洪灾的受灾区域广大,发灾过程较长。灾后安置需求正在陆续发生,卫河流域抢险救援阶段结束后,大规模的紧急安置需求将进一步凸显;水位退下后,需要开展大规模清淤和卫生工作,以帮助受灾民众开始生活生计的恢复进程。虽然各镇、乡、村级别的受灾数字尚未清楚,由于受灾面积过广,需求整体体量巨大,吁请相关组织及早部署资金、物资和地方合作伙伴,考虑采购和物流时间,尽快衔接上灾后紧急安置,并结合安置时期的本地资源评估,考虑在重建阶段投入。

  • 救援人员和舟艇设备补充。人员转移需求持续高发,消防救援队伍和民间救援队伍均需要有足够的替代人员、设备和燃料供应。
  • 灾后清淤和环境卫生。农村地区,尤其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要成员的家庭,将需要清淤和环境清理的帮助,包括人力、工具和设备。
  • 常规水灾后紧急安置的物资种类仍然适用,包括:
  • 集中安置物资:帐篷、彩条布、折叠床、被褥、照明灯具等。
  • 饮食物资:即食食品、粮油、肉菜、炊具餐具;瓶装水、热水壶、保温瓶、杯子等。
  • 用水与卫生:肥皂、洗手液、酒精;净水片;洗衣粉、消毒液;脸盆、牙具、毛巾;卫生纸、妇女经期用品;环境消杀药品、设备和人员。
  • 安置点的组织、管理和配套社区服务,也会有巨大的需求。
  • 物资相关行动的协调 将是巨大挑战。由于受灾地点众多、前方交通通讯条件差、需求难以明确,国家级、省级和县市级的应急安置物资动向未明,各社会组织、团体和企业在确定赈济地点时,需要做好需求动态评估和彼此协调,避免发生赈济盲点和物资分配严重不均衡。同时,统一、具体、及时、准确的需求动态信息平台对有序引导物资非常必要。
  • 社会捐赠资源的阶段性合理分配 本次特大洪灾社会捐赠极其踊跃,筹资数额巨大,基本的物资需求在通讯、交通情况好转后,河南各市本地也有属地供应能力,如能合理分配协调,整体上应能满足。而基础设施、居民住房、工农业生产、生计项目等损失巨大,今年洪涝灾害整体形势依然严峻,更多社会捐赠应考虑在重建阶段、防减灾和应急能力建设方面投入。


-------------------------------------------------------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简报组

7·20河南特大洪灾 | 卓明简讯(一) (shimo.im)

7·20河南特大洪灾 | 卓明简讯(二),7月21日 (shimo.im)

7·20河南特大洪灾 | 卓明简讯(三),7月22日 (shimo.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