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主页点此跳转
tips-如果你在微信打开,可长按收藏,或选择使用浮窗功能,方便查看。如果你觉得手册有用,也请尽可能传播转发给需要帮助和学习的朋友!希望大家平安。
📖 目录
🆘 突发情况基础急救应对
🆘 灾情中如何紧急避险
❗️❗️❗️
详情内容下拉滑动本页即可阅读
↓↓
⚠️ 擦伤
- 伤口浅、出血少、可自行处理:清水清创,碘伏或酒精消毒,创可贴或纱布包扎。出现红肿存在感染风险时可在患处涂抹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并及时更换包扎物。(伤口瘙痒有溃烂时不可使用双氧水酒精消毒)
- 需就医:无法自行止血、伤口较深或在关节处、伤口周围污物无法去除、出现感染。
⚠️ 止血
- 外伤止血:抬高受伤部位,遵循“近心端原则”用纱布对伤口按压5-10分钟;如遇动脉出血按压时间不得长于10分钟;伤口内如有异物切勿自行取出,连同异物固定包扎后及时就医。
⚠️ 骨折
- 止血:出血量较大时按压出血处上端邻近骨突或骨干位置,并用干净纱布包扎止血固定。
- 临时固定:不可随意牵拉或搬运病人!保持伤肢位置不动,利用夹板或等效替代物品固定。
- 搬运:搬运时切记维持伤后位置不变,伤员头部与行进方向相反,若伤者昏迷,将其头部偏向一侧。
⚠️ 扭伤
- 平卧休息将脚踝置于高于心脏平面的位置,缓解充血和肿胀。
- 有骨折或冰敷后疼痛无缓解甚至加重、受伤部位出现紫青色、伤肢麻木、痛感知觉迟钝等情况都应立即就医。
⚠️ 其他
- 被蛇类或昆虫咬后不可擅自吮吸伤口或采取扩大创面放血等方式,应将伤肢放于身体地位,不活动、不压迫伤肢,及时联系医务人员或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 心肺复苏步骤
- 判断意识:大声呼唤,拍打肩膀(婴儿拍打足底),观察有无反应。
- 呼救: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必须立即呼救,寻找他人帮助,拨打急救电话,明示他人正在进行紧急抢救。
- 摆成俯卧位:正确的翻转方法是易受托其后颈部,另一手托其腋下,使之头、颈、躯干整体翻成仰卧位。
- 打开气道:用“仰头举颏法”打通气道既:下颌骨上举、咽喉壁后移,使气道加宽。
- 检查呼吸:尽快清除被救出者口内的异物,使其呼吸通畅。一旦判断被救助者无自主呼吸,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即口对口吹气。
记住:清除口中异物,①解开伤者的领扣、领带、围巾等;②清除口鼻内的泥土、痰涕、呕吐物。
- 检查呼吸:一听,是否有呼吸;二看,是否胸脯起伏;三感觉,是否有呼吸气流
- 口对口吹气:对婴儿用口对口鼻吹气,用嘴对婴儿的口鼻,同时包严后吹气。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到1.5秒,吹气量800毫升左右
- 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不超过120次;
- 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约为 4 厘米,儿童约为 5 厘米)

❤️ 女性生理期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邹世恩教授提出五点自救方法:
- 如果痛经加重,可以使用止痛片。如果阴道内分泌物增多,变黄有恶臭,伴有小肚子痛,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 孕妇
有规律宫缩的孕妇调整呼吸,鼻子吸气嘴巴缓慢吐气,不要张嘴大叫,尽量保存体力,手机记录宫缩间隔时间和持续时常;破水以后尽量平躺略微抬高臀部。一般从5分钟一次的规律宫缩到分娩完成需经过数小时。
⚡️ 触电
城市内涝期间一定小心远离各类电线杆或有漏电可能的装置10米以外,及时断电,暂停使用电器;在疑似有漏电危险的地域尽可能选择“单腿跳”或“双脚并拢跳”,往相反方向离开,建议选择“双脚并拢跳”以降低单脚不平衡风险。遵循原则“'不迈步'地走或跑”。若遇到有人触电倒地,不可直接搀扶,最好选择绝缘物体以10米为安全位置基线进行救助。
🌊 溺水
溺水者岸上正确急救方法:
- 昏迷但有呼吸者:保持气道通畅,侧卧,保暖,等急救车。不要控水,以防导致呕吐误吸窒息;
- 呼吸停止者:立刻心肺复苏,可以先给予人工呼吸,再胸外按压。不要控水,以免耽搁黄金急救时间。
🌡 失温症
体温在35℃以下时有可能发生失温,须立即进行处理,以免危及生命。
- 轻度失温(37℃-35℃):感到寒冷,浑身颤抖但可控,手脚僵硬、麻木;
- 中度失温(35℃-33℃):感到强烈寒意,浑身剧烈颤抖且无法自主抑制,行动失衡,表达模糊;
- 重度失温(33℃-31℃):意识模糊,冷感迟钝,身体间歇性颤抖直至不再颤抖,行动困难,语言能力丧失;
- 死亡阶段(低于30℃):全身肌肉僵硬卷曲,脉搏、呼吸微弱,意识丧失至昏迷状态。
对于轻度和中度失温症患者:
① 换干衣物并挡住风寒吹袭;
② 食用流质、含糖的食物(冷可乐优于热茶水)
③ 热水袋包在手套或者袜子里,放于患者腋窝,颈部和腹沟处;若使用保温毯,须将毯子贴紧皮肤以快速回温,不可裹于衣物外。
④ 必要时身体温热者可用干爽隔离物以身体直接接触的方式导热。
重度失温症患者出现脉搏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
Tips: 暴雨内涝需要转移时,尽可能穿牢固不打滑的胶底鞋,羊毛衫和带帽冲锋衣。冷雨中过夜保持住体温很重要,羊毛是唯一沾水后还能保暖的面料。
🚨 脊髓损伤
外伤导致的椎骨骨折可以引起脊髓损伤,导致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 感觉障碍:截瘫平面以下感觉消失或减退,完全性截瘫患者鞍区(会阴区)感觉消失。
- 运动障碍: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脊神经所支配肌肉的随意运动消失或肌力下降。在伤后暂时都表现为弛缓性瘫痪。以后,高位截瘫转变为痉挛性瘫痪。运动障碍可造成关节挛缩,造成下肢或四肢的随意运动消失或障碍。
- 反射障碍:脊髓休克期,中枢反射消失。休克期之后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
- 括约肌功能障碍:尿储留,尿失禁及反射性排尿,可出现腹泻、便秘或大便失禁。
- 其他功能障碍:呼吸困难、排痰困难,体温调节障碍、低血压或相对性缓脉,可有阳痿、月经失调等
脊柱损伤合并严重的颅脑损伤,胸部及腹部脏器损伤,四肢血管伤,危急伤员生命安全时应首先抢救。
凡疑有脊柱骨折者,应使病人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线。切忌使脊柱作过伸,过屈的搬运动作,应使脊柱在无旋转外力的情况下,三人用手同时平抬平放至木板上,人少时可用滚动法对颈椎损伤的病人,要有专人扶托下颌和枕骨,沿纵轴略加牵引力,使颈部保持中立位,病人置木板上后用砂袋或折好的衣服放在头颈的两侧,防止头部转动,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 灾情中如何紧急避险
→ 【点击查看详情】
🔙 返回主页点此跳转
📖 延伸阅读
🚨 遭遇暴雨洪涝如何逃生
→ 【点击查看详情】
❤️ 女生月经期间长时间泡在水里怎么办
→ 【点击查看详情】
📱 各类手机紧急求救方法
→ 【点击查看详情】
🍜 汛期要注意的饮食等卫生细节
→ 【点击查看详情】
🚑 受伤流血的急救小知识
→ 【点击查看详情】
🆘 溺水急救
→ 【点击查看详情】
📺 视频急救演示版本
→ 【点击查看详情】
⭕️ 洪水用塑料盆自救的正确方法
→ 【点击查看详情】
🔙 返回主页点此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