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1班 庞志鹏
2020年9月7日 更新
开启更多功能,提升办公效能

分享人:庞志鹏

分享主题:如何组织头脑风暴讨论

分享提纲:

背景

头脑风暴法又叫畅谈法,集思法等。它是采用会议的方式,利用集体的思考,引导每个参加会议的人围绕中心议题广开言路,激发灵感,在自己的头脑中掀起风暴,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地发表独立见解的一种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奥斯本最初将此法用于创造广告的新花样上,总结著书问世后,经世界各国创造学研究者的实践和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发明技法群,如奥斯本智力激励法、默写式智力激励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等等。


传统讨论会议的缺点

  • 多数人意见或一致意见的压力
  • 老板或领导权威的影响
  • 随意的评判
  • 部分与会者沉默或不够积极


头脑风暴基本流程

头脑风暴法力图通过一定的讨论程序与规则来保证创造性讨论的有效性,由此,讨论程序构成了头脑风暴法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从程序来说,组织头脑风暴法关键在于以下几个环节:

  • 确定议题
  • 一个好的头脑风暴法从对问题的准确阐明开始。因此,必须在会前确定一个目标,使与会者明确通过这次会议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时不要限制可能的解决方案的范围。
  • 一般而言,比较具体的议题能使与会者较快产生设想,主持人也较容易掌握;比较抽象和宏观的议题引发设想的时间较长,但设想的创造性也可能较强。


  • 会前准备
  • 为了使头脑风暴畅谈会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可在会前做一点准备工作。如收集一些资料预先给大家参考,以便与会者了解与议题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外界动态。
  • 就参与者而言,在开会之前, 对于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有所了解。
  • 会场可作适当布置,座位排成圆环形的环境往往比教室式的环境更为有利。
  • 此外,在头脑风暴会正式开始前还可以出一些创造力测验题供大家思考,以便活跃气氛,促进思维。


  • 确定人选
  • 一般以8人~12人为宜,也可略有增减(5~15人)。
  • 与会者人数太少不利于交流信息,激发思维。
  • 人数太多则不容易掌握,并且每个人发言的机会相对减少,也会影响会场气氛。
  •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与会者的人数可不受上述限制。


  • 明确分工
  • 要推定一名主持人,1~2名记录员(秘书)。
  • 主持人的作用是在头脑风暴畅谈会开始时重申讨论的议题及会议的规则,在会议进程中启发引导,掌握进程。如通报会议进展情况,归纳某些发言的核心内容,提出自己的设想,创造融洽轻松的会议气氛。或者让大家静下来认真思索片刻再组织下一个发言高潮等。
  • 记录员应将与会者的所有设想都及时编号、简要记录,最好写在黑板等醒目处,让与会者能够看清。记录员也应随时提出自己的设想,切忌持旁观态度。


  • 规定纪律
  • 根据头脑风暴法的原则,可规定几条纪律,要求与会者遵守。
  • 如要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不消极旁观;
  • 不要私下议论,以免影响他人的思考;
  • 发言要针对目标,开门见山,不要客套,也不必做过多的解释;
  • 与会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切忌相互褒贬等等。


  • 掌握时间
  • 会议时间由主持人掌握,不宜在会前定死。一般来说,以几十分钟为宜。
  • 时间太短与会者难以畅所欲言,太长则容易产生疲劳感,影响会议效果。
  • 经验表明,创造性较强的设想一般要在会议开始10分钟~15分钟后逐渐产生。
  • 美国创造学家帕内斯指出,会议时间最好安排在30~45分钟之间。徜若需要更长时间,就应把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分别进行专题讨论。


头脑风暴成功要点

  • 自由畅谈
  • 参加者不应该受任何条条框框限制,放松思想,让思维自由驰骋。
  •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大胆地展开想象,尽可能地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提出独创性的想法。


  • 延迟评判
  • 头脑风暴,必须坚持当场不对任何设想作出评价的原则。
  • 既不能肯定某个设想,又不能否定某个设想,也不能对某个设想发表评论性的意见。
  • 一切评价和判断都要延迟到会议结束以后才能进行。
  •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评判约束与会者的积极思维,破坏自由畅谈的有利气氛;另一方面是为了集中精力先开发设想,避免把应该在后阶段做的工作提前进行,影响创造性设想的大量产生。


  • 禁止批评
  • 绝对禁止批评是头脑风暴法应该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 参加头脑风暴会议的每个人都不得对别人的设想提出批评意见,因为批评对创造性思维无疑会产生抑制作用。
  • 同时,发言人的自我批评也在禁止之列。有些人习惯于用一些自谦之词,这些自我批评性质的说法同样会破坏会场气氛,影响自由畅想。

 

  • 追求数量
  • 头脑风暴会议的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设想,追求数量是它的首要任务
  • 参加会议的每个人都要抓紧时间多思考,多提设想。
  • 至于设想的质量问题,自可留到会后的设想处理阶段去解决。
  • 在某种意义上,设想的质量和数量密切相关,产生的设想越多,其中的创造性设想就可能越多。


头脑风暴设想的分类与处理

 

  • 一种是专家评审,可聘请有关专家及畅谈会与会者代表若干人(5人左右为宜)承担这项工作。
  • 另一种是二次会议评审,即由头脑风暴畅谈会的参加者共同举行第二次会议,集体进行设想的评价处理工作。


头脑风暴主持人技巧

  • 主持人应懂得各种创造思维和技法,会前要向与会者重申会议应严守的原则和纪律,善于激发成员思考,使场面轻松活跃而又不失脑力激荡的规则;
  • 可轮流发言,每轮每人简明扼要地说清楚创意设想一个,避免形成辩论会和发言不均;
  • 要以赏识激励的词句语气和微笑点头的行为语言,鼓励与会者多出设想,如说:“对,就是这样!”“太棒了!”“好主意!这一点对开阔思路很有好处!”等等;
  • 禁止使用下面的话语:“这点别人已说过了!”“实际情况会怎样呢?”“请解释一下你的意思。”“就这一点有用”“我不赞赏那种观点。”等等;
  • 经常强调设想的数量,比如平均3分钟内要发表10个设想;
  • 遇到人人皆才穷计短出现暂时停滞时,可采取一些措施,如休息几分钟,自选休息方法,散步、唱歌、喝水等,再进行几轮脑力激荡。
  • 根据课题和实际情况需要,引导大家掀起一次又一次脑力激荡的“激波”。
  • 如课题是某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可以从产品改进配方思考作为第一激波、从降低成本思考作为第二激波、从扩大销售思考作为第三激波等。
  • 又如,对某一问题解决方案的讨论,引导大家掀起“设想开发”的激波,及时抓住“拐点”,适时引导进入“设想论证”的激波。
  • 要掌握好时间,会议持续1小时左右,形成的设想应不少于100种。
  • 但最好的设想往往是会议要结束时提出的,因此,预定结束的时间到了可以根据情况再延长5分钟,这是人们容易提出好的设想的时候。
  • 在1分钟时间里再没有新主意、新观点出现时,智力激励会议可宣布结束或告一段落。

默写式智力激励法

默写式智力激励法,又称"635"法。它是由德国学者鲁尔巴赫根据德意志民族善于沉思的性格,以及由于数人争着发言易使点子遗漏的缺点,对奥斯本智力激励法进行改造,创立的用书面畅述的方法

召开由6人参加的会议,主持人在会上阐明议题,发给与会者每人3张卡片。在第一个5分钟内,每人针对议题在3张卡片上各写上一个点子,然后传给右邻;自第二个5分钟内,每人从传来的卡片上得到启发,再在3张卡片上各写出一个点子,之后再传给右邻。这样继续下去,经过半小时可传递6次,共得6*3*6=108个点子。由于这种方法是6人参加,每人3张卡片,每次5分钟,因此得名"635"法。


卡片式智力激励法

卡片式智力激励法,又称CBS法,由日本创造开发研究所所长高桥诚创立,其特点是对每个人提出的设想可以进行质询和评价

召开由3人至8人参加的会议,会前宣布发明课题,会议时间为一小时。会上发给每人50张卡片,桌上放200 张卡片备用。在头10分钟内,与会者独自在卡片上填写设想,每张卡片填写一个设想。接着用30分钟,按座次每位与会者轮流宣读自己的设想,一次只能介绍一张卡片(宣读时将卡片放在桌子中央,让大家能看清楚)。然后其他与会者即可质询,也可将受启发所得的新设想填入备用卡片。最后20分钟,大家可以相互评价和探讨各自的设想,以便从中诱发出新设想。


我组织的一个关于食物管理的头脑风暴案例

方法论介绍

场景带入